南向资金持续增持中信股份(00267):低估值与高分红双重驱动展现出龙头企业的韧性

Source:

在内资低利率环境中,资金增持中信值高展现港股的持续出龙高股息类标的成为南向资金的重要投资选择。今年以来,股份南向资金不断增持港股,低估Wind数据显示,分红截至9月1日,双重年内南向资金流入约9909亿港币。驱动

作为中国最大的头企综合性企业集团之一,中信股份(00267)因其低估值和高分红特征,韧性持续吸引南向资金。资金增持中信值高展现Wind数据显示,持续出龙截至9月1日,股份港股通持仓已增至12.95亿股,低估占自由流通股本的分红26.31%,在港股总股本中占比4.46%。双重对比年初的7.60亿股(对应自由流通股本15.37%、港股总股本2.6%),持仓规模及占比均有显著增加,资金流入趋势明显。

随着南向资金不断增持,2024年初,港股通资金对中信股份持股占比为1.29%,到2025年初上升至2.60%,而最新数据已提升至4.45%。截至9月1日收盘,中信股份年内累计涨幅约27%(前复权),市值达3282亿港元,过去四年股价涨幅近乎翻倍。

这股资金动向不仅源于股息政策的吸引力,更反映市场对中信盈利质量与发展潜力的重新评估。

高分红政策支撑,低估值彰显投资价值

在港股市场,中信股份的分红政策极具示范性。Wind数据显示,上市十年来,公司累计分红超1400亿人民币,滚动股息率达5.44%,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中信股份明确实施《股东回报规划》,2024年度分红率提升至27.5%,超出预期,并计划在2026年进一步提高到30%以上。上半年,公司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0元,同比增长5.3%,分红总额达58.18亿,显示现金流稳定和回报信心。

尽管股价上涨,估值依然处于历史低位。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收盘,中信股份市净率仅为0.39倍,市盈率(TTM)为5.2倍,显著低于行业中位数的9.1倍。中信股份每股净资产为28.82港元,当前股价折价近60%,显示市值修复空间依然充裕。上半年实现营收3688亿元,归母净利润312亿元,经过非经常性收益调整后,半年经营利润同比增长0.4%,稳健的核心经营表现突显出中信股份的扎实基础。

对中信股份这类“巨无霸”而言,保持业绩稳定的同时,分红率连年提升显得尤为珍贵,其业绩韧性依赖于“金融+实业”双轮驱动的独特模式,市场对其优势的认知尚未充分。

金融业务稳定增长,实业板块展现转型活力

从业务结构看,综合金融服务仍是中信股份的基石,上半年收入1397.75亿元,占总收入的37.9%,同比增长2.0%,归母净利润284亿元,占比90.97%,同比增长1.8%。

金融板块的稳步增长得益于主要子公司的利润普遍提升。中信银行在净息差收窄的环境下,通过手续费收入逆势增长3.4%及有效的成本控制,实现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2.8%,同时优化资产结构,持续保持良好贷款增长与稳定的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07.53%。中信银行获批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加快布局股权投资市场。

中信证券则表现出色,各主营业务均显著增长,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0%和30%,中期利润创历史新高,巩固了其在承销、托管、资管等核心业务的行业地位,境外业务收入与利润均超50%增长,国际化布局加速。

在其他金融子公司,如中信信托与中信保诚人寿等,业务改革与转型推进加快,上半年也实现全面正增长。

金融板块的增长与公司持续的战略改革密切相关。2024年,中信股份启动金融“强核”,依托强大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推动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覆盖率超过91%。公司在绿色金融领域表现突出,绿色信贷余额增幅达到16.79%,绿色债券承销规模名列市场前茅,从中提升金融业务的竞争优势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实业板块则巩固传统优势,同时布局新兴领域。2025年上半年,先进智造与先进材料两大板块在复杂外部环境中显示出经营韧性。

先进智造实现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7.1%,归母净利润微降0.2%至4.6亿元;先进材料实现收入1637亿元,归母净利润52亿元,若剔除高基数因素,主营业务整体保持稳健。子公司南钢股份归母净利润增长18.6%,中信金属净利润显著提升。

在“焕星-造星-探星”三大行动的推动下,产业进一步升级,新的业务增长点不断涌现。

加大科技创新,增强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上半年,中信股份在科技投入上加大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落地。

“2+4+N”科技创新矩阵已展开,建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公司级中心及领域研发中心,形成创新平台集群。香港人工智能科创中心的成立,聚焦工业智能、金融科技等领域;启动的“星河”人才计划保障了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与应用。

科技赋能助力多个成果问世,表明实验室成果迅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推动新的业务增长。

国际化步伐加快,全球化再上新台阶

国际化是中信长期战略,报告期内实现新突破,海外收入稳步上升。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海外营业收入658亿元,同比增长15%,境外资产增长至1.22万亿。

在跨境金融领域,通过把握香港市场扩容机遇,债券承销等业务均稳步增长;子公司跨境贷款大幅扩大,积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在实业方面,中信境外业务稳步提升,新签约多个标志性工程;农业领域也实现了市场的领先地位。

中信股份通过组织中外企业对接活动,进一步强化作为“中外合作平台”的角色,为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提供了重要范本。

综上,在全球经济变革中,中信股份凭借“金融+实业”双轮驱动模式,展现强大韧性与成长动能。南向资金的持续涌入,不仅认可了其低估值与高分红策略,更坚定看好其综合实力与长期发展价值。未来,公司有望在稳健经营与战略转型中不断释放价值,为投资者带来持续回报。